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 研究实践

研究实践

浅谈构成教学中手绘能力与电脑制作能力的整合

更新时间:2022-12-20 20:36:27点击次数:705次
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整合的实验与研究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我校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的整合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艺术设计类方向的行业现状和社会用人需求、岗位设置为基础,从中等职业教育特色、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几个方面入手,针对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体系中各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通过多种学科的知识互动、综合能力培养,促进师生合作,实现以人为本...

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整合的实验与研究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我校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的整合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艺术设计类方向的行业现状和社会用人需求、岗位设置为基础,从中等职业教育特色、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几个方面入手,针对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体系中各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通过多种学科的知识互动、综合能力培养,促进师生合作,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课程发展,从而促进课程整体的变革。


关键词:艺术设计/ 信息技术 / 课程整合

职业是职业教育的一个核心概念,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一种教育,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最大不同是专业鲜明的职业属性,集中体现在教学过程即是相关职业领域的行动过程,与职业工作过程具有一致性,通过课程整合达到对学生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的培养。

一、职业教育

教育正面临着亘古未有的巨变,给教育带采这种巨变的是教育信息技术的普及与推广。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曾强调:"不应当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学习的对象,而应当作为学习的工具,要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所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已经得到了充分重视,而职业教育的特色本来就应该是实践技能的培训,在科技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扑面而来的时代,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实践、面向需求,大力培养具有多技多长,多专多能的创新型实用人才,使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现代社会需要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日益得到重视,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专门人才和劳动者为主要目标。

下面就我校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设计基础课与设计实践课,设计基础课与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设计软件的应用)的整合为例,与大家共同探讨研究。

二、培养目标

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培养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艺术设计与创作,能在艺术设计部门、广告公司、新闻媒体、学校等部门从事视觉传达设计、数字艺术设计等工作的初、中级技能人才。

随着市场越来越规范化,公司和其产品越来越注重其形象包装.平面设计是任何企业和公司都必不可少的岗位,而且这个位置至关重要,好的平面设计师会为公司的形象和市场的开拓推波助澜。正如美国历史学家大卫·波特曾指出:“现在广告的社会影响力可以与具有悠久传统的教学及学校相匹敌。广告主宰着宣传工具,他在公众标准形成中起着巨大作用。”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有了好的商品远远不够,还需要优秀的广告才能更好的产生效益,优秀的广告必须由优秀的设计师来制造,可见,广告设计这一职业的前景一片光明。

三、课程结构

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培养人才的重中之重是培养适应市场的能力。那么如何科学合理地构建一个课程体系,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适应社会需求的设计技术,就成为目前设计专业课程建设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以下是我校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根据近几年教育部要求及市场发展兼顾实践技能与高职单招考试的需要调整的课程结构。

(一)构成基础

构成学起源于德国包豪斯的构成教育,包豪斯虽然没有一个完整系统的教学体系,但是其教学模式和成果对当代艺术设计的基础课教学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平面设计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造型基础必修课之一,那么,该课程最主要的训练就是针对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结合与转变的过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更能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第一次直观接触艺术的思维规律、形势发展规律以及了解艺术的基本表现语言。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日本著名构成教育家朝仓直巳先生说过:“一位优秀的设计艺术家,需要有敏锐的美感及丰富的创意,最重要的是要有创新思维。”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当今课程的教学难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又直接关联着构成教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所以,在知识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推陈出新,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化为以研究为主的、互动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设计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并让学生养成动脑筋、求创新的好习惯,以便对所学构成理论加以综合运用,并引入现代设计的理念去指导设计,使学生尽快建立设计的思维方式和造型观念。

我校的构成基础含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两大块。

(二)字体设计

字体设计是安排在基础构成学之后的课程,是在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理论基础指导下的一门实用而基础的应用设计,它涉及字体的造型、字体的搭配、字间行间的编排三个方面的内容。字体设计,不管从哪个方面看,都不单是为感觉上的美好而存在,只求形与色令人悦目愉快,更重要的是,必须保持每个文字形态的个性,且需要受到一个条件的制约,那就是简洁、易认,同时,如果有可能还应该尽量表现出每个词句的意义精神字体设计是平面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平面设计的基本构成元素,其功能性已经与平面设计的整体内容相融合。

字体设计在平面设计、标志、包装、广告等传媒设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并且在信息传播和产品推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版式设计

版式设计,是平面设计中的一大分支,主要指运用造型要素及形式原理,对版面内的文字字体、图像图形、线条表格、色块等要素,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编排,并以视觉方式艺术地表达出来,并通过对这些要素的编排,使观看者直觉的感受到某些要传递的意思。

是学生学会根据设计主题和视觉需求,在预先设定的有限版面内,运用造型要素和形式原则,根据特定主题与内容的需要,将文字、图片(图形)及色彩等视觉传达信息要素,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组合排列的设计行为与过程。

版式设计的应用范围,除了涵盖传统平面(纸、刊物、书籍(画册)、产品样本挂历、展架、海报、易拉宝、招贴画、唱片封套和网页,电商等)还包括最近发展起来的新媒体等各个设计领域。

(四)计算机软件应用

根据专业需要,使学生掌握相关的计算机图形处理软件的基本常识和操作方法。我校主要教授PSAI两大平面设计软件等,整合后的课程将软件的教授融合到了基础构成和设计实践课程中的各个项目教学中,以辅助工具的形式出现。

(五)素描

使学生掌握素描造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正确表现对象的素描造型能力,提高美术修养和鉴赏能力。衔接高职单招。

(六)色彩

使学生掌握色彩的基础知识和规律,培养学生的色彩观察能力和色彩写生能力,提高学生的色彩美术修养和鉴赏水平。衔接高职单招。

 在早几年前我们将计算机设计软件、基础构成与实践设计课程作为单独的课程进行开设,计算机软件讲授的内容主要是软件的使用,讲的宽泛,而且缺少针对性,忽略设计软件其实是为实践设计课程服务的工具而已。基础构成也是教师通常从一个专题出发,先讲解理论知识以及构成的方法,再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做与课堂讲解理论知识相关的习题。每一节课都是上一节课的重复,一个学期的构成课堂就成为了一个死循环。将理论知识作为唯一的教学重点,不利于学生构成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也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一些学生缺乏艺术设计的实战经验,抽象化的理论知识与模式化的构成方法,很难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更不能通过学习理解构成课程存在的意义。教学重点不科学,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的个人作品缺乏创意。

软件课是软件课,理论课是理论课,而在开设实践设计课时,又不得不将软件与构成基础重新讲解。各自为政,关联度不大,没有起到前后递进,提高设计能力的作用。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大胆进行了课程整合。

四、课程内容整合

(一)构成基础课与计算机软件课进行整合。

教学改革的实施,让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成为教学活动实施的必然趋势。在艺术设计专业的构成课程教学中,教师会给学生设计一些实践课题。但实践课题的形式单一,作业量大,会让学生觉得无从下手。严格的手绘条件以及硬性标准,很容易引起学生的负面学习情绪。课题设置不尽合理,不能满足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影响了构成课程的教学实效。基础构成课与计算机软件进行整合后,许多枯燥乏味的作业,会变得简单有效。

艺术设计专业的构成课程教学中,教师会给学生设计一些实践课题。但实践课题的形式单一,作业量大,会让学生觉得无从下手。严格的手绘条件以及硬性标准,很容易引起学生的负面学习情绪。课题设置不尽合理,不能满足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影响了构成课程的教学实效。基础构成课与计算机软件进行整合后,许多枯燥乏味的作业,会变得简单有效。

比如绘制重复构成的时候,重复构成讲究秩序之美。同一个或同一组基本形在单元骨骼内有规律的反复排列,即为重复构成,在排列中可出现方向、位置、色彩等方面的变化。重复构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例如电视广告重复多次放映、灯杆广告反复出现。在重复中加深了印象,使主题强化,这是重复表现出来的最主要作用。创意的重点在于基本形的设计。但是传统的重复构成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反复的绘制一样的基本型。那就使得学生没有时间去推敲基本形,大量的时间用以机械的重复绘制,压缩学生们创意的时间用来做机械的重复,重要的思维创意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而与计算机软件课程整合后进行重复构成的训练时,这个基本型可以反复的推敲与设计,在它基础上形成的重复构成形式却只需要一个复制命令就能完成。节省下来的时间帮助学生扩展思维,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时刻明确创新思维是艺术设计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而不是培养熟练工。

手绘的重复作业:费时费力且并不十分规整,对手绘能力差的学生不友好。



电脑绘制的重复作业:美观,规整,手绘能力差的学生也十分友好。

当然这绝不是否定传统手绘形式,手绘通常是作者设计思想初衷的表达,通过心、眼、手的结合,瞬时抓住环境带来的灵感,及时捕捉作者内心瞬间的思想火花,可以生动、形象地记录下作者的创作灵感与激情,并使之融入到作品之中。因此,手绘的特点是能比较直接地传达作者的设计理念,作品生动、亲切,有强烈的感情融入到作品之中。手绘设计的作品有很多偶然性,这也正是手绘的魅力所在。因为手绘能融入作者真实的情感,这就是人人画马,而各不相同,因为在里边情感是不同的。引申到构成设计中我们提倡学生用手绘形式多做创意草稿,比如做重复构成时可以创意不同风格的基本形,在多样的草稿中选择最满意的一个作为构成的基本形;然后在借助电脑将推敲后的基本形以简单的操作命令完成重复的部分。电脑设计就是应对重复繁琐问题而生,在这些问题上,倒是可以发挥巨大作用,提高工作效率。电脑设计的另一个作用,就是便于修改。因为电脑可以复制模板,可以把一个作品通过修改,变成各种各样的衍生品,也可以把出现错误或不适宜的地方,进行修改,重新保存即可以,哪里不适宜就改哪里,不需要重新来做。

取长补短,优势结合,才能设计出好的作品。手绘和电脑设计之间的许多问题都是互补的。在电脑设计的辅助下,使之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做出大量的精品。手绘需要深厚的美术功底,艺术底蕴,而电脑设计需要扎实的电脑应用作为支撑,所以手绘与电脑各自有各自的优势。但是各自的劣势比较明显,虽然各都能完成许多独立的工作,但是有时候会出现许多不该出现的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学会两种方法合起来。不仅需要培养学生较强的美术功底,还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电脑操作水平。

而我校艺设设计与制作专业招收的是不具备美术功底的初中生,所以相对于训练美术基础,电脑软件操作更容易上手,更容易出效果,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以我们将构成基础与计算机软件应用整合开设,适当搭配手绘练习,强强联合,取长补短,才是教育初衷。

(二)构成基础课与实践设计课进行整合

构成作为设计类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抽象审美思维能力,而且对如广告标志,版面,书籍,装帧等其他设计领域也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通过构成的练习,使学生了解构成的基础知识,掌握构成的原理及鲫法,学会运用形式美,在平面艺术中的规律及法则,探讨用多变的视觉形式来寻求形式上的美感。

我们中职的学生,他们没有艺术设计基础,从初中阶段一般形象思维为主,突然转变到以抽象思维为主,面对点线面和几何形,很容易感到深奥和茫然,导致很多学生出现专业学习上的不适应。

传统平面构成基础教材内容大同小异,无非是骨骼基本形的综合,表达的语言简短所采用的图例也简单老化,缺乏新意,所表述的内容和图例都缺乏实用性,实践性不强,对学生难有吸引力,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比如平面构成练习内容多是以单纯的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特异等构成形式的骨骼表现形式内容为主;传统的色彩构成教学中,教师也过于偏重对基础理论的经验认知,如色相明度,纯度三要素对比以及冷暖面积形状等,视觉对比学生的课程作品,绝大部分只是表面形式的模仿,忽视了图形的内涵,品位,风格等方面的追求,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虽然做了大量的作业,但多位注重专业基础与专业设计的衔接,一旦转入专业课程,核心学习便无法将前后知识相关联,系统的学习基础知识再配合严格的基础训练,是掌握构成技能的有效途径,作业练习是把构成知识点连贯起来的手法之一,也是由设计基础,走向专业设计的途径,但多数学生纯粹是为了最终的成绩而花费大量时间完成作业,并没有通过作业真正的掌握构成原理和方法,舍本逐末。长期以来,教学紧把平面和色彩构成作为专业基础学科进行教学,而忽视对学生基本观察和领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基本是模仿,也谈不上创作,因为他们没有学会应该怎样学习,不知该从何入手,在教学中,最大的感受是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对教学内容缺乏兴趣,认为该课程乏味且无聊,学生不能从教学中理解和感受到创作作品从孕育到产生的过程,因而产生误解,认为学习构成没有什么用处,忽视该课程的学习,忽视了更重要的设计实践的开展,等到后面学习设计实践课时,在版式的构建上和色彩的搭配上,都没有起到奠定基础的作用,构成基础与后期的设计内容相脱节两张皮。在设计观念和表现手法极速发展的今天,构成课程教学的意义在于提出问题,而不是提供答案,还没有机会接触设计实践的学生,在整合后的平面色彩构成教学中,可以尽早的训练对设计岗位的适应能力,为了使设计基础教学更有效地为专业课程学习服务,实施平面色彩构成课程整合改革迫在眉睫。

通过整合后的课程训练,使学生了解平面构图的形式美法则,掌握色彩的性质,分类混合对比调和功能心里,整合后的构成训练,更贴近于实际设计,比如命题的构成,设计就更加符合专业的发展方向,在整合了计算机软件的课程,在构型和色彩关系上有更强的自由度,他不局限于表现工具,而是强化个人感受,突出效果的表现,训练中,学生可以根据,主题,主观的把握图形关系进行多方案的实践,实现最佳的画面效果,达到对构成关系的整体把握。

整合后的课程中构建了符合市场需要的教学内容。在构成课程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是从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出发,通过构建新颖的、符合市场需求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创作热情。整合后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只要教师注意对教学内容的侧重和选择,尽可能选取的内容不要重复,整合后的内容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除了利用教材教会学生基础的课程知识,还还能将其与用到设计实践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启发他们从实际生活中提取关于构成内容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动力。

例如:以前在平面构成中的点。讲点的概念,点的形态和视觉特征,讲点的种类和性质,点的错视和点的构成方法,现在还要在这些基础上着重讲解当点为背景时,点为主形象时,点在时间中的表现,点作为强调,作为引导时,用点来烘托氛围,通过粗细对比提升点的地位,通过距离提升点的地位等等,点在实际设计中的运用形式。


以前的平构成训练:















整合后的平构训练:


以海报形式出现的点构成







以前的色彩构成训练:













整合后的色构训练:



更贴近实战应用

文本框: 更贴近实战应用











课程的整合需要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教学观念的更新,为构成课程教学带来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应试教学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思考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一种束缚,所以,在构成课程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更新教学观念,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构成作为色彩和造型的基础课程,学生对平构和色构这两门课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意义,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学生主动思考的关系是分不开的。所以,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指挥者和引导者,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在构成基础课与设计实践课整合后,教师创新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认真做好主导者的角色,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新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设计潜能和求知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教学中,这对培养学生对设计的兴趣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之,平面色彩这两大构成是现代视觉传达艺术教育的形式,理论基础在设计中已成为一种习惯,并深入到视觉表现的各个层面,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艺术设计能力具有重大作用。构成课程与设计实践课整合采用更贴近学生的项目进行教学是必要性的改革。

(三)实践设计课与计算机软件整合

电脑设计非常精确,可以很轻易的精确到作品的任何一个局部,不管你是大师还是普通人,都可以做到。比方在没有电脑介入之前,如果想要在一个人物像上作出黄金分割比例,没有一定的根底和能力之前,是很难做到的,但是如今在电脑设计介入后,就成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简单操作,简单的公式,就可以做到。电脑的设计效率非常高,它帮助设计师完成了繁琐、重复的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电脑设计操作非常便捷。设计师做设计,使用一些专业的工具和软件就能完成,比方,变颜色,改变线条,这些再以前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精力才能完成的工作,再电脑设计上,只是一点、一拉的工作就能完成,比方像改变作品的视角。透视关系这些问题时,在以前可能需要设计者作出极大努力才能实现的,现在在电脑设计上也只是点点拉拉的方法就是解决。

电脑设计软件是现代化进程不可或缺的工具和标志,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我们不仅要学好基础知识,更要熟练地对计算机进行操作,保持创意的灵性,积累文化和艺术修养,把软件当成一把利器,把想法更具体化,更艺术化,人性化,完整的传达出来,是自己的独特创意,变为真实,通过利用不断更新与发展的数码技术,不仅可以代替传统的设计表现手段,而且具有更强的表现力,从而使艺术创作和设计更加简单高效,臻至完美,因此我校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很早就开设了软件设计课程的学习,但最初的几年,软件设计课程就是单独的教授各种工具的使用,常规的操作教程。并没有与后面的设计实战相结合。两种课程很长一段时间存在割裂状态。所以对两者进行了整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校的计算机设计软件课程也被定义为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实操性专业课程。单纯的按照操作教程并不能把软件用熟,用顺,用的灵活,要想达到这个目的项目实战是最有吸引力,也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的教学方法,所以课题组将二者整合,创设贴近学生生活、有趣的项目情境或者通过微课视频演示项目实例,让学生在了解项目或观看视频的同时,产生求知的欲望。

在项目实施前,教师负责讲解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列出项目的内容,通过设计项目书,明确学习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引导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完成项目实施。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着明确的学习任务和清晰的步骤思路,把整个项目分解成一个个任务,可以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学生自主完成任务、达成目标。例如,制作“执光而上 奋斗不止”企业文化系列广告这个项目,可以将其分解为创意设计”“版面编辑”“图层效果处理”“文字排版”“修饰画面细节五个任务去实施,进而完成整个作品的创作。制作海报的过程中,用到了软件的哪部分命令?可以通过从网上或者是从老师提供给的微课上学习这部分命令的使用。


《执光而上 奋斗不止》企业文化系列广告之海报设计

文本框: 《执光而上 奋斗不止》企业文化系列广告之海报设计


















除了将二者整合来互相促进的学习形式。课题组还充分利用翻转

课堂构建线上教学,延伸第二课堂,通过微信群创建平面设计授课群作为微型第二课堂,把课题延伸到了课堂外。形成小型素材资源库,资源库中涵盖各种思政元素。录制课程教学视频,线上视频教学,线下学习后有疑问可通过线上平台回看,线上平台上设置了学习要求(重难点分析)、学习内容(录制知识点视频)、教学资料、实践项目、作业、延伸阅读、单元测试、讨论等环节,内容扎实,对线下课堂授课中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进行补充和优化。还成立平面设计训练小组,邀请教研室教师加入技能大赛训练,让学生学到的专业技术技能项目化、专业化,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运用所学到的设计理论知识和技能完成训练中的项目,不仅起到锻炼学生专业技能的作用,也是对学生责任感以及工匠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课程教学的有益补充。

平面设计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平面设计是通过多种方式来创造的,结合符号、图片和文字,借此作出用来传达自己的想法或视觉的表现。它是集电脑技术、数字技术和艺术创意于一体的综合内容。平面设计无所不在,如字体设计、书籍装帧设计、样本设计、DM杂志设计、包装设计、VI设计、海报招贴设计等等,可以这样说有多少种需要就有多少种设计。随着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平面设计的制作会越来越简单快捷,我们教师所需要的是尽力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

五、课程资源与课程实施

为了能促进教学活动更好的开展,我校艺设设计专业课题组全体成员把研发课程所利用的各种条件和材料,各种分社会资源,如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质资源等经过多年的收集,整理,开发,研究,已经较为丰富,并在继续充实。

(一)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市场和现场教学力度

积极与社会上有实力、经营管理好、技术设备全、员工素质高的企业建立稳定的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分阶段组织学生实习,初步建成校内与校外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实训实习基地,让学生了解和熟悉市场,使学习更有针对性,将建筑设计、室内装修等课堂搬到工地。

将平面设计课搬到广告制作现场,并安排学生对建筑装修及广告公司进行市场调研等,所有这些,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坚实保障。

结合电脑美术设计专业性强,专业实习要求高以及不同年级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实习、调查计划,联系、落实实习单位,并安排教师与实习单位密切配合,具体指导学生的实习、调查工作。比如,根据电脑美术设计专业的实习计划,对毕业班的学生集中一到二个月的时间到相应的实习基地和有意向的工作单位进行专业实习,让学生充分地体验企业和社会的真实情况,向企业管理者学习,同他们交朋友,了解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与企事业单位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通过实习,一方面做到及时有效地调整和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另一方面,向企业和社会充分展示个人的能力,增强自信心,为毕业生的就业开拓了一条绿色通道。

与我校联合办学,为艺设设计制作专业提供课程资源的企业有保定市“宝贝家族”儿童摄影机构,尚品广告有限公司,怡源装饰有限公司等。

以下是我们团队开发的部分实战项目:



1、宝贝家族照片修图

文本框:


     





















2、“智恩教育”系列传宣传设计



文本框:





























3、眼霜主图设计


文本框: 初步设计到最终定稿






























(二)、建立“超级兔子影视传媒工作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做中学 做中教”

2013年我校电脑美术专业建立“超级兔子影视传媒工作室”,每个专业方向的学生都不超过20人,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小班教学,手把手,一对一的实训模式;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发展学校第三产业,扩大学校的影响,使更多的企业认识我们,关注我们的职业学校教育,关注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发展。

工作室由高三至高一的学生组成,教师作为总指挥起协调,辅助,补充的作用,管理及教学全以老带新,由高三的学生带高二的学生,由高二的学生带高一的学生,逐级管理,工作室的主管由高三的学生担任,这些学生从高一到高三经过了三年的磨练,在制作、管理和业务联系上都有一定能力,他们可以很好的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主管主要负责工作室日常及所有管理工作,主管下设副主管两人分别由高三和高二各一名学生担任,选高二的学生主要是补充高三毕业后管理层的断档问题,其余高二的学生是制作的主力力量,和教学的主要力量,高一的学生只负责学习,从高一进入工作室的第一天,在不会任何软件的情况下直接布置任务,规定任务时间,同时分配在一名高二的学生工作组中,由这名学生对他进行管理,出现问题直接找组长,组长同时管理她的学习与制作,以实现真正的以老带新,也许大家都会想,他们能真正的去教下一届的师弟师妹吗?我们想说的是他们是一个团队,共进退,和企业职员之间的关系还不是完全一样,他们存在着竞争,但这种竞争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而是荣辱与共,他们既是同事,又是同学,还是师兄弟,后者的感情要远胜于前者。他们以自己能带出优秀的“学徒”而自豪。

工作室业务涉及婚庆拍摄,婚庆后期剪辑,企业宣传片,广告片,产品拍摄,修图,抠图,宣传单页,室内效果图制作等多种。




部分工作室作品:

l   产品主图设计

护手霜












l   产品拍摄及产品详情制作





l 某婚礼后期剪辑作品

















l 过街天桥广告位效果图

未标题-1










l 公益动画片

《水是生命之源》

000000


000000

















整合不仅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还应该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等都要体现为专业服务的原则。

合不应仅仅体现在课程的实施方面,在其开发过程中也需要整合的思想,并具体落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把专业课程教学,或者跨跨学科的究性学习活动等作为载体,是他们在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学习活动和研究的过程中培养综合信息素养,并增强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能否利用整合形式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才是关键。

将创新纳入评价标准和考核标准中,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强大动力。新课标中指出,客观、科学的有效评价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需要在对学生评价的过程中,要综合多个方面进行考核和评价,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还要包括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创新意识。尤其是在构成基础与设计实践的教学中,学生设计离不开创新,教师要懂得利用客观的眼光去评价一个学生的创作和日常表现,教师不能采用固定的唯一的评价方式,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和内容,避免出现学生为了完成考核在创作中跟随标准进行思考的现象产生,尊重学生的创造自由和个性化表达。

课程的整合还体现在评价体系的多元化,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能力主要体现于创造性,虽然部分作业没有达到形式上的尽善尽美,但因为是学生自己创造的,就应该鼓励作品鲜活的生命力来源于创新,对于部分学生很少独立完成作品借鉴或临摹,成分过多甚至原封不动照搬,要在评价体系上就对其与否定评价作业时,一定要分析每幅作品的创造因素有多少,不能只关注做工质量,要鼓励学生尽量去创造,不能只看作业的最后效果,否则会打击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将他们的创造力扼杀在摇篮里。

六、展望

教育家杜威说:“只要把学校和生活联系起来,那么,一切的学科就必然地相互联系起来。”新课改提倡课程整合,但课程整合“整合”什么?仅仅是做“加减法”吗?这需要教育者进一步思考。

课程整合既有教育技术的整合,又有学科知识的整合。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只是将不同学科知识简单地堆积,一些教师把整合简单地理解为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我们很难看到一个理想的整合后的状态——把知识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通过多种学科的知识渗透和内在整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

好的课程整合要做到知识链条的自然通畅,没有强行嫁接产生的排异,最主要的是便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信息接收。多学科整合不等于跨学科整合。华东师范大学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李佩宁指出,“真正的跨学科主题学习需要从现实情境提炼跨学科课程研究的视角,进而整合成全新的课程”。教师在进行课程整合时应该知道什么是有益的,什么是浪费的;什么时候可以辅以什么样的整合手段。

不管是什么样的整合,我们都要打破学科边界,调动丰富的课程资源,使学生一方面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能够把知识与技能巧妙地应用到生活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智慧的提升、能力的锻造和心灵的成长。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一体”,才是课程整合的价值和力量。


参考文献:

[1]乔春梅.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谈平面构成课程的教学改革[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4.

[2]朱晓娟,刘寿平

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的运用研究

[J].美术教育研究,2014,(09

[3]于晓.浅谈平面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06):113-114.

[4]黄慧,董翠.院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湖南农机,200811):46-47.

[5]作者:教传助 《中国教师报》20190424日第15 

(编辑:admin)